close

中國時報【李欣恬╱台北報導】

以《運轉手之戀》浴室臭味獲得金馬獎評審團大獎的導演陳以文,多年來跨足電影、電視和劇場,這次他以法國文學家雨果小說為靈感,走訪監獄和多位死刑犯談話,從中取材,編寫成舞台劇《死刑犯的最後一天》,並演出死刑犯一角,在2015年首演,今年將三度加演。

該劇由褶子劇團團長張哲龍執導,為了表現犯人一天天走向死刑的意象,舞台特別設計成L型,一端是監獄,另一端則是死刑台。

張哲龍浴室除臭方法表示,「觀眾就坐在舞台的兩側觀看,看著死刑犯每天如何獨處、和不同人會面,直到走向生命的盡頭。」

死刑犯心裡最想要的是什麼?在陳以文的訪談中發現,平常人不在意的生活日常,但對於死刑犯來說就是一種奢求,「曾經冤獄、死刑除浴室異味定讞的徐自強告訴我,在獄中他好想和家人同桌吃飯,或是到樹下散散步,這些都不可得。」

「徐自強說,每當聽見大鐵門打開的聲音,就代表今晚有人要被帶走,他就會換上媽媽幫他準備的乾淨衣服。聽見是別人被帶走,他再脫下衣服,把衣服摺好。這種被未知折磨的心情,他過了4年。」這段反覆穿脫衣服映照死刑犯的心路歷程,也在劇中出現。

陳以文1966年出生,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(現北藝大)戲劇系,曾參與楊德昌電影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的製作、演出,加上學生時期的戲劇作品,長年來他拍電影、寫劇本,演戲對他來說並不陌生,但自編自演舞台劇,卻是新嘗試。

《死刑犯的最後一天》將在1月13日至15日,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館烏梅劇院演出。

6BF4512E160B5A0E
arrow
arrow

    yak280e8m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